青少年近视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

我省实施全民健身技能入户工程,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81岁

生活日报     2019年11月28日

  □生活日报记者 杜亚慧

  27日,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《关于贯彻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健康山东建设的实施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意见》),提出到2030年我省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1岁左右,婴儿死亡率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、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3.0‰、3.3‰、7.1/10万,主要健康指标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,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、建设健康山东奠定坚实基础。
我省将开展合理膳食行动
  根据《实施意见》,我省将开展合理膳食行动。全面推动实施国民营养计划,开展“一评二控三减四健”行动,建立完善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机制,定期开展全省居民营养健康状况、食物消费状况、人群主要消费食物及地方特色食品成分监测,分析并预警影响人群健康的营养问题,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。
  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,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。实施“全民健身技能入户工程”,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、不同环境、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,推动形成“体医结合”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模式。实施特殊人群体质健康干预计划,分阶段、分步骤实施老年人、青少年、职工、弱势群体等非医疗健康干预。
  推进室内公共场所、室内工作场所禁烟,积极建设无烟环境,把各级党政机关建设成无烟机关。大力推动控烟立法,加大烟草广告监督执法力度,严厉查处在大众传播媒介、公共场所、公共交通工具、户外发布烟草广告的违法行为。依法规范烟草促销、赞助等行为。
学生体质纳入学校考核
  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,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,严格落实妊娠风险筛查评估、高危专案管理、危急重症救治、孕产妇死亡个案报告和约谈通报五项母婴安全制度,加强儿童早期发展服务,推进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,促进生殖健康。
  推动健康学校建设,完善中小学卫生保健服务体系,实施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治,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,完善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,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情况纳入对学校的绩效考核,将学校健康促进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和工作计划。
  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方面,强化预防、筛查、干预和患者规范化服务管理,实施“三减控三高”项目(即减盐、减油、减糖,控制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糖),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面开展心脑血管疾病机会性筛查,对发现的高危人群规范进行临床诊断和分级管理,健全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,建立完善社会化应急救护网络,全面加强医疗救治能力建设,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危害。
  在随《实施意见》印发的《健康山东行动主要指标》中,记者看到,2018年我省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为8%,到2022年要大于30%;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2018年为17.5%,2020年要大于等于52%;全省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2018年为58.66%,力争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。
2030年我省 部分健康目标
  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1岁左右
  婴儿死亡率下降到3.0‰
 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3.3‰
  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7.1/10万



上一篇 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