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南“课后教育”等两项案例上榜全省教改和创新十大典型

生活日报     2019年11月28日

  □生活日报记者 刘晓旭

  近日,2019年度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典型案例评选结果出炉,本次评选从全省16市推荐的27个案例中评选出2019年度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十大典型案例。济南教育“创新推动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”和“实施学校课后服务 助推教育惠民力度”两个案例上榜,是山东省唯一入选两个案例的城市。
今年开工新建140所学校
  历城区兴元小学、历城区华山第四小学、济南市辅仁学校北校区、济南市历下区立德学校、原山小学……通过梳理记者发现,今年9月,济南市有14所新建中小学在秋季新学期开学之际全新启用。
  据了解,2017年至2019年9月1日,济南市累计完成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233所、幼儿园(公办)277所,新增学位33万余个,有效缓解了教育资源供给不足问题,有力促进了教育资源优化配置。2019年全市已开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、幼儿园140所。
  教育资源呈现区域性不足,一些区域产生的“入园难”“入学难”这一问题一直存在。针对这些问题,济南市教育局编制《济南市中心城基础教育设施三年建设规划》,至2020年计划投资200余亿元,建设各类基础教育设施385所,其中幼儿园202所,小学100所,初中47所,九年一贯制28所,高中8所,全部建成后可新增加基础教育学位34万余个。
课后服务替代课外培训
  学校建好保障了孩子上学,但家长不能及时接送孩子的“三点半难题”又摆在眼前。在2017年的问卷调查中,80%多的家长表示不能接送孩子。
  去年,济南教育将延时服务全面转型为以“课程化”“学长制”为主的“课后教育”。济南市各中小学校从学科辅助、综合实践、艺术素养与健康教育、传统文化等7个指标开发延时服务课程5554项。据今年春季开学统计,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参与延时服务学生41.55万人,参与率达91.7%,覆盖率达97.24%,主城区386所中小学校全部实现提供服务、满足需求。
  济南市各学校打造全市基础教育资源数字公共服务平台,通过线上作业、空中课堂、线上释疑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延伸教育服务。据了解,目前全市已累计开通103门课程,课时3129节次,服务学生37.5万人次,学生参与在线学习互动超过18.3万小时,基本可以替代课外教育培训机构的功能。



上一篇 下一篇